Tuesday, October 23, 2007

Web2.0

定義Web 2.0是困難的,所以就產生了很多混亂。有人從“Web”的角度質疑,有人從“2.0”的角度爭論。最終這個問題變得像“什麼是blog”一樣,雞一嘴鴨一嘴,公說公有理,婆說婆有理,越爭越亂。所以Chris Anderson說,blog圈子的第一原則就是不要去概括blog圈子。他認為,Web 2.0缺乏清晰的定義正好是它的一個特性,而不是一個bug。


Tim O'Reilly仍然試圖解釋,什麼是Web 2.0(What is Web 2.0)。不過他換了一種方式,用例子來解釋,而不是用定義,並通過具體的例子,引申出某些Web 2.0原則。關鍵問題在於,Web 2.0不是一種技術升級,而是一種觀念升級。下面是Tim繪製的一張圖,就像太陽系一樣,Web 2.0有著核心的原則,也有一些離核心或遠或近的具體實踐。




在Tim看來,Web 2.0最核心的觀念就是,“Web作為平台”。我想,其意義大概就像1980年代作業系統作為平台一樣。與作業系統平台不同的是,任何人不擁有這個平台,Web平台是通過分享或參與體系搭建起來的,是對“集體智慧”的充分理解和利用,而不再是大企業的資源壟斷。


Web 1.0--> Web 2.0


DoubleClick-->Google AdSense


Ofoto-->Flickr


Akamai-->BitTorrent


mp3.com-->Napster


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線-->Wikipedia


個人網站-->blogging


evite-->upcoming.org and EVDB


網域名稱投機-->搜索引擎優化


頁面瀏覽量-->每點擊成本


screen scraping-->web services


出版-->參與


內容管理系統(CMS)-->wikis


目錄(分類法)-->tagging (“民間分類”)


黏性-->內容聚合 


Tim分別對Web 1.0和Web 2.0時代的代表性企業進行了對比,如Netscape和Google、DoubleClick和Overture與AdSense、Akamai和BitTorrent等。他總結的Web 2.0的七大特性包括:Web作為平台、借力集體智慧、資料成為下一個Intel Inside、軟體發行周期的終結、羽量級編程模式、超越單一設備層次的軟體、富用戶體驗。他進而提出了八項Web 2.0設計範式:長尾、資料成為下一個Intel Inside、用戶增添價值、網路作用作為預設值、保留部分權利、永遠的beta、合作而不是控制、軟體超越單一設備層次。


如果說互聯網是通過大幅度降低資訊獲取的門檻,發掘出傳統經濟中被忽視的價值的話,那麼Web 2.0則是借助用戶參與體系,將上一代網路公司忽視的長尾的價值發掘出來。Tim說,借助消費者自服務和基於演算法的資料管理,服務延伸至整個web——抵達邊緣而不僅僅是中心,抵達長尾而不僅僅是頭部。


Tangos也列出了他所理解的Web 2.0的四個核心特性:可重用的微內容、以用戶(人)為中心,而不是以物為中心、社會性、用戶參與的架構。實際上後三個特性應該算是一個特性,即開放的參與架構。歸根結底,這是一種觀念。觀念的改變,有時候要遠遠難於技術的升級。


Undersound認為:“其實Web2.0在某種程度上不依賴於技術,而是一種態度:用戶體驗,資源分享,集體思維,平台開放。這些不是你做不到,而是你沒有想到而已。”其實不完全如此,因為Web 2.0對用戶、對整個互聯網產業是好消息,但對某些互聯網公司,卻是壞消息。比如不列顛百科全書在線就一定不喜歡Wikipedia,收費的在線廣告也一定不喜歡免費的Craigslist。O'Reilly Media的編輯Nathan Torkington就說過,Web 2.0在某種程度上很像日本的合氣道,即用對手的力量戰勝他們。因此,對有些人來說,Web 2.0確實是個壞消息。


Web 2.0的原則之一就是,與其相信自己的所謂優勢,不如相信你的用戶。本質上,這也是自由軟體運動的原則之一。我常常覺得,Web 2.0的實踐者們一定是從自由軟體運動中得到了某種啟示和靈感。相信集體智慧,相信開放的開發模式,相信參與者越多品質越好等等,這些Web 2.0的原則,恰好也都是自由軟體所崇尚的。因此我想,Web 2.0如果也算是一股潮流的話,那麼它應該是自由Web潮流,或者叫Web的開放原始碼。微軟無法接受自由軟體,是因為Windows、Office至今仍是它的核心競爭力和命脈所在。


因此可以說,Web 2.0是互聯網原有商業規則的破壞者。貼著Web 2.0的標籤,做著Web 1.0的事,這是投機。商業可以投機,但觀念無法投機。看看他是想壟斷還是想開放,想控制還是想合作,一切就一清二白了。

Web 2.0是新服務?還是只是新名詞?


這一切的一切,和Web 2.0有偌大的關係。然而什麼是Web 2.0呢?而Web 1.0又代表什麼呢?


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,Web 2.0是一個新名詞,係由O'Reilly Media的Dale Dougherty 和 MediaLive 的 Craig Cline 在共同合作的創意發想(Brain storming)會議上所提出來的。Dougherty提出了Web目前正處於復興時期,有著不斷改變的規則和不斷演化的商業模式。


最早的Web(亦即Web 1.0),不但是靜態HTML頁面,網站更新的頻率也很低。到了.com大爆發的時候,由於廣大網友的需求,使得網路也開始進入一個更加動態的Web(可想作Web 1.5)的年代。而後,這幾年再從Web 1.5「進階」到版本2.0。


Web 2.0並不容易定義和捉摸,有人將它視為是促成各種資訊技術和產品服務整合的嶄新網路服務(Web service)──一種新的網路精神與從業態度;但也有不少人對Web 2.0嗤之以鼻,認為這不過是若干網路和科技公司所搞出來的名堂,動機不過是為了行銷而已。

也有人說Web2.0,是相对Web1.0(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)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,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。由Web1.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、联系性更强、工具性更强的Web2.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。
Web1.0到Web2.0的转变,具体的说,从模式上是单纯的“读”向“写”、“共同建设”发展;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!从基本构成单元上,是由“网页”向“发表/记录的信息”发展;从工具上,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、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;运行机制上,由“Client Server”向“Web Services”转变;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;应用上由初级的“滑稽”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。
总之,Web2.0是以 Flickr、Craigslist、Linkedin、Tribes、Ryze、 Friendster、Del.icio.us、43Things.com等网站为代表,以Blog、TAG、SNS、RSS、wiki等应用为核心,依据六度分隔、xml、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。

No comments: